美國今晚將公佈最新的就業數據,稍早公佈的『ISM採購經理人指數』大幅衰退已經重創國際股市,部分投資人轉往債市避險。法人機構認為,美國聯準會月底應該還會再降息,美國房市和消費者信心嚴重滑落,美債投資「宜長不宜短」。(張雅惠報導)

  全球股市動盪,投資人把部分資金轉往債市。富蘭克林証券投顧副理馮美珍分析,美國聯準會FED很可能在月底降息,雖然短天期利率對降息比較敏感,不過,長天期債券更能反映長期的通膨,目前降息還是個趨勢,美國經濟又往下,只靠消費和就業支撐,在長天期利率普遍高於短天期利率的情況下,投資債市「宜長不宜短」。

  「長天期應該可以去鎖住利率在高檔,不要再往下掉!等於是說,你如果去買十年,利率現在五趴,這十年利率都鎖住了五趴,如果現在還在降息,你現在去買兩年的,如果兩年是四趴,過了兩年,你又要再投資一次,但因為在降息的循環下,到時候的利率可能又降到三趴了。市場利率和債券價格成反比,(記者:所以我鎖住高利率,就表示低買了,對不對?)對對,你就低買了,你這張債券也就有價值,大家就會想去買這張債券,你就會有資本利得」

  不過,馮美珍提醒,長天期債券也有風險,存續期間十年、或是三十年,勢必碰上利率反轉的景氣循環週期,這是投資人能獲得風險貼水的原因。她建議,對美國經濟愈悲觀的投資人,愈應該轉往美國公債;覺得沒那麼悲觀、目前只是短期往下修正,則可以轉往全球公債。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