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級房貸風暴餘波未歇,持續影響上個月的全球投資市場。所有經濟數據均指向高通膨、低成長的情況下,有市場分析師指出美國經濟恐有機會陷入停滯性通膨的局面,全球股市上月表現不盡理想,亞洲股市也呈現分歧的走勢。
截至 二○○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為止MSCI亞太區全國家指數一個月下跌二.三六%,比MSCI世界自由指數的負一.三七%更令人失望。
亞洲各主要市場走勢大不相同,印度市場仍然暢旺,SENSEX指數上月上漲四.七六%,二○○七年是印度市場成績彪炳的一年,而另一方面,經濟體系較開放的市場如新加坡、台灣、韓國和日本則呈現下跌走勢,跌幅在○.一%~二.三七%之間。
雖然新加坡在亞洲區已屬成熟市場,但在其政府的高度前瞻性下,近年開始轉型發展高增值服務行業,如金融資產管理和生物科技等,去年經濟成長達八%,並不比亞洲主要帶頭的中國或印度遜色。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去年漲幅四八.三%,至於基金方面,新加坡股票基金去年平均報酬率為三○%,在晨星基金組別中排行第十六名,其中富達新加坡基金去年報酬率為三四.四%,在組別中排名第二,此著重投資於大型價值與增長類股並重的布局,在產業方面則以金融和工業類為投資主軸,兩大產業的總投資比重超過六成,該基金近期積極買入全球最大棕櫚油生產商Wilmar International公司股票,該公司股價在棕櫚油價格飆升下,去年股價漲幅超過一倍,為基金帶來不錯的正報酬。
另一方面,雖然在次級房貸的風暴下,該基金已逐漸減碼星展銀行、大華銀行和華僑銀行等近期備受冷落的大型銀行類股,但這三家公司的投資比重仍是該基金的主要投資項目,相信金融業的未來發展對富達新加坡基金今年的表現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新加坡經濟基本因素良好,但最新公布的第四季經濟竟然是三.二%的負成長,不單終止連續十四個季度的正成長,更令市場懷疑美國經濟成長的放緩對亞洲較開放經濟體系的負面影響已經來臨。
新加坡是亞洲區最快公佈第四季經濟數據的國家,但其令市場跌破眼鏡的成長數據是否為亞洲其他國家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揭開序幕,值得投資人留意。
文/晨星亞洲研究部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