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日盛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陳舜津表示,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將增加,投資人風險偏好度下降,在投資方面,避開與美國次貸有關的產業及國家,鎖定具有內需及基礎建設題材國家,再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度,調整手中的股債市比重。

  陳舜津指出,依據全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最新預測認為,2008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因美國次級房貸效應擴大而下滑至3.4%07年榮難現,區域表現落差加大,如果原本持有的投資組合風險偏高,可以增加單筆買進固定收益性質的債券型基金平衡風險,或以全球型股票基金為優先選擇。如果手中已有單一國家基金,建議增加新興亞洲資產的配置,降低國家別與貨幣別的風險。若只想投資股票型基金,則以全球布局及新興亞洲較穩健。

  放眼當今全球經濟活動力最旺盛的地區非亞洲莫屬,目前多數分析師仍對亞洲各經濟體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主要考慮到中國和印度經濟仍表現強勁。中國公佈11CPI指數年增率為6.9%,創11年新高,08年工作會議確立緊貨幣政策,工作會議結論中也表示實施擴大內需的結構政策。11月的出口總值年增率為22.8%,較前期增加0.5%,前11個月累計貿易順差為2381.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2.2%,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增溫。香港11月零售數據創近年新高,失業率創新低,預估通膨情況也會上升,第五檔QDII基金於1月初成立,增加港股投資動力,目前觀察資金沒有退潮跡象,美國次貸危機提供買入香港市場機會。中國及印度經濟崛起勢必加惠於鄰近國家,強大的內需及基礎建設支出,將帶動亞洲整體經濟成長,新興亞洲地區無疑是全球經濟活動發展力最佳的地區。

  陳舜津分析,全球股市受次貸影響,波動幅度大,建議佈局採分批入市,藉以分散風險,逢低加碼,不宜追高。資產配置方面,積極型投資人投資比重股債比為73,股票型建議5成佈局新興亞洲;穩健型投資人建議投資股債比為64,股票型中建議4成佈局新興亞洲;保守型投資人建議投資比重股債比為37,股票型中建議3成佈局新興亞洲。債市方面,可以美國公債及亞洲公司債為主要標的,美國公債以2年期以下為主,以降低利率波動的風險,同時也兼顧報酬率。而亞洲公司債則是因持續看好其評等的改善,建議可以持有。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