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亞太股市豐收的2007年,隨著美國經濟出現趨緩疑慮,投資人如何在來年調整投資戰略,尋找持續成長的基本面、同時具備抵抗波動的能力,先機環球基金亞太區銷售業務主管張璇表示,亞洲的經濟動能持續火熱,人口成長帶來的內需潛力將帶動企業盈利增長,以此來篩選具投資價值的標的,將有效達成財富增長的目標。
張璇表示,亞太國家擁有年輕化的人口結構,中產階級消費能量逐漸釋放帶動房、車、通訊設備的需求,強勁的內需增長使消費類股成為獲利前景最為亮麗的區塊;而各國發展的獨特品牌也保證其更有議價能力,不像出口類股須面對全球價格競爭,從而展現穩定及相對可預測的營利增長。
張璇同時強調,商品原物料價格上漲是未來的趨勢,在美元持續偏弱的預期下,具避險及保值需求的黃金價格可望進一步攀高,此外,相對於硬性商品(如原油、金屬)的漲幅已高,軟性商品(如棕梠、豆類等農產品)走勢相對緩和,預期未來將有一波補漲行情,澳洲、馬來西亞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中長期而言具有相對優勢的成長潛力,強勁的內需動能使得亞洲作為近年來表現最佳的新興市場當之無愧。
在個別市場的優勢方面,張璇指出香港向來採取釘住美元的貨幣政策,近期跟進美國降息,導致香港目前實質利率來到負值的水準,使得香港房市及地產股未來漲勢可期。
台灣股市近期則因政治因素近年一直落後區內其他市場,使得股票價值相對便宜,預估在今年大選後兩岸關係將會改善下,將有更多利多題材。
新加坡近年積極發展金融業,成為許多私人銀行在亞洲區總部的集中地,而政府的移民政策也大量吸納外來的專業人士,此因素將大大帶動新加坡國內消費及房地產業的發展。
亞洲對全球GDP成長的貢獻度已在2006年首度超越美國,預期2008年經濟成長動能仍將維持在高檔,在中國、印度基礎建設熱絡與外來資金動能強勁的雙雙推升之下,張璇表示,整體來說,在海外股市的佈局中,亞太區仍為最具長期投資價值的區域。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