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將到,又到了基金經理人轉換旺季。復華投信一分內部研究顯示,台灣一百多檔股票型基金中,經理人換過十次以上的基金,在同樣的風險承受度下,績效表現不如從來沒有換過經理人的基金。基金經理人異動頻繁,的確是投信界一大警訊。

   今年以來,台股隨國際股災上沖下洗,再加上政治不確定因素,下半年股災後台灣股市就一直被壓抑,基金績效也從天堂到地獄。投信業者預估,年終過後又會有一波經理人變動潮。

 同一人操作報酬率越高

   根據統計,到今年10月底止,國內一百多檔股票型基金中,只有五檔成立迄今,沒有換過基金經理人。其中國泰小龍最久,十三年來都沒有換過人。台灣工銀2000高科技、復華數位經濟、遠東大聯科技與第一富蘭克林第一富,成立七、八年也都沒換過人。

   儘管業者都會說,基金績效與基金經理人異動無關。但實證顯示,並非如此。復華投信一分內部報告,以「夏普值」為指標發現,經理人異動頻繁的基金,會讓投資人承擔相同風險的前提下,得到較低報酬。「夏普值」是一個財務指標,衡量每承擔一單位風險的超額報酬率,所以夏普值越高越好。實證顯示,換過1117人的基金,夏普值是0.1764,與從頭到尾都是同一經理人操作基金的夏普值是0.2122

 「匯豐匯豐」20年來換過17

  台灣一百多檔國內基金中,則有31檔基金自成立以來換過10任以上經理人,其中匯豐匯豐成立20年,換過17位經理人,安泰ING台灣運籌,經理人也換了15任。

   但持平而論,這31檔基金,平均成立天數約4774天,也就是多半都是13年以上的老基金。這些經理人平均任期差不多4百多天,差不多一年多換手,跟業界平均其實差不多,沒有特別頻繁。針對換人頻繁,業者坦言,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因為績效好容易被挖角、績效差自己也會知難而退。

   群益投信指出,基金經理人的汰換率,多少也可看出該基金的未來狀況,常換基金經理人的基金,表示該基金的其績效是呈現不穩定狀態。綜觀目前的市場狀況,從成立至今都是同一個基金經理人的基金,其績效不論在多或空時期,往往相對能維持一定水準的表現。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