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是惡魔還是天使?摩根富林明JF東方內需機會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認為,溫和的通貨膨脹是經濟發展必然過程,投資人不該把通膨當成洪水猛獸,反而應該視危機為商機,如果市場具備「升值」和「升息」雙升題材,對緩和通膨有很大的效益,相對具有投資價值,亞洲的台灣、澳洲、印尼、中國等國家,是利率及貨幣雙升趨勢最為明顯的抗通膨市場。

 

  摩根富林明JF東方內需機會基金經理人何銘銓指出,檢視人口最多(全球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一洲,40億人要吃喝玩樂,占全球人口60%)、最有資格談內需議題(雙印、中國和新加坡4月通膨都是7%以上)的新興亞洲,今年以來亞洲各國貨幣升貶及基本利率變化,可看出台灣、澳洲、印尼和中國等四地最具雙升題材;日本、馬來西亞、紐西蘭和新加坡等地貨幣今年也有2-6%不等的升值,亞洲顯然最能反應雙升題材。

 

  根據JPMoragn估計,今年下半年,中國、泰國、台灣、印尼、菲律賓等地有機會繼續升息0.125-0.5%。日本也可能在明年上半年調升利率。目前市場已傳出Fed可能10月升息,預期香港升息時間表也有機會提前。

 

  何銘銓分析,隨著亞洲各國央行陸續祭出升息手段減緩通膨;其次因為先前基期已高;最後則是推升亞洲通膨的元凶「食物」,量產成效下半年逐漸顯現,如泰國等地將從7月解除稻米出口限制,因此,他認為,通膨將不再對下半年的亞洲構成威脅,反而像逐步被釋放的壓力鍋,不需依賴出口的內需產業將成為更堅強的投資主軸,歷經通膨洗禮的Local企業也將比Global企業更具投資價值。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通膨位居高檔的情況不僅在新興國家出現,連英國、西班牙甚至冰島等成熟國家也為通膨竄高所苦。

 

  何銘銓認為,這波通膨上揚背後主因正是新興市場的強勁需求,是由需求拉動而非成本推動的緣故。各國政府將對抗通膨視為首要之務,適度放手讓資產與貨幣雙雙升值,如此一來,反而為投資人創造發「通膨財」的機會,投資受惠通膨的產業,例如資產增值的產業、民眾實質購買力提高後的消費產業等,透過佈局內需產業,只要掌握對的方向,投資人自然不畏通膨苦,相反地,還可以趁通膨熱嚐到通膨樂!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