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煌
全球金融局勢大動盪,投信投顧的股票型基金,普遍大跌,投資人受挫之際,具銀行版基金性質的集合管理帳戶,由於績效相對穩健,漸受投資人青睞,近一年成長近四成,規模逼近五百億。
這一年來,全球股市行情大幅變動,具有基金特性的銀行集合管理帳戶商品,由於績效相對穩健,下檔風險相對較小,跌幅只有三%、五%,吸引不少客戶注意。
包括中國信託、台北富邦銀、台新銀、國泰世華銀、一銀、華銀、上海商銀,以及其它數家銀行,全力推展。
依據信託公會統計,二○○五年時,這項商品的規模只有一百八十億,二○○六年底增長到三百六十八億,去年底來到四百二十億左右,近日,規模持續擴張,逼近五百億。
銀行主管說,集合管理帳戶這項商品,名稱落落長,其實,拆開它的屬性、運作模式,和投信投顧的共同基金很類似,就像銀行版的基金。
每一檔、每天都有淨值報價,客戶隨時可以申購、贖回,買賣方便。
只是,這種銀行版基金在成立時,是採取私募的方式,不能公開嚷嚷,不能四處張揚,只能由理專私下跟客戶介紹說明,投資人數齊了、資金到位了,就可以開始操作,和投信公司的私募基金相同。
而且,可以投資的標的很廣泛,包括股票、債券、基金、銀行存款,各種原物商品、黃金、能源的ETF,各式不動產證券化商品,像是REITs、以及各式指數商品等。
各家銀行的集合管理帳戶,每一檔還依據投資標的、追求的報酬率目標,分成積極型、穩健型及保守型三大類型。
一位銀行主管說,這種銀行版基金,形態架構和投信投顧一般版基金,大同小異,不過,銀行版基金的操作、配置,相對更穩健,投資人不要想一年賺三十%、五十%,但是,下檔風險控管嚴格。
一檔集合管理帳戶商品,如果是布局各種投信投顧基金為主,屬性上,和投信投顧的組合基金幾乎一模一樣。
這種商品適合那些客戶?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指出,大戶小戶都合宜,而且,因為銀行版基金追求絕對報酬為主,更合適一抱三年、五年、十年的長期投資客。
跨入門檻也不高,以一家大型金控為例,最低申購金額部分,臨櫃申購最少五萬元,網路和語音申購最低一萬元,如果要定期定額投資,一個月三千元即可。
銀行主管說,市面上,一般版基金種類琳瑯滿目,財富管理大戶不妨再聽聽理專的說明,多了解銀行版基金,懂得如何配置運用,善用多樣的投資選擇。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