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今(15)日公布「96年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勞工理財規劃篇」。調查結果顯示,男性勞工「投資股票債券」及「購屋置產」之比率較女性勞工高,而女性勞工「買保險」及「投資基金」之比率較男性勞工高,顯示女性理財交由專業經理人理財之比率較高。

  勞委會指出,勞工的理財方式以「買保險」占57.1%最多,其次是「定期存款」占56.6%,「投資基金」占41.4%,而「投資股票債券」占31.2%居第四位,「購屋置產」占17.8%,「互助會」僅占10.3%。

  勞委會表示,此結果與91年比較,「買保險」已躍居首位之理財方式,五年來計上升8.2個百分點,而「定期存款」由72.2%降至56.6%,大幅減少15.6個百分點。勞委會推測,主要是源於利率偏低。

  勞委會指出,「投資基金」從91年的32.0%增加至96年的41.4%,計增加9.4個百分點增幅最大,而「投資股票債券」由91年之42.1%已降至96年之31.2%,可能與轉向投資基金有關。

  勞委會表示,由於金融專業理財服務業之興起,傳統的「互助會」(即標會)已由38.7%降至10.3%,計減少28.4個百分點,降幅最大,而由於房價上漲,「購屋置產」之理財方式計減少24.9個百分點。

  至於性別與投資習慣的關係,勞委會指出,男性勞工「投資股票債券」及「購屋置產」之比率較女性勞工高出3.65.0個百分點,而女性勞工「買保險」及「投資基金」之比率較男性勞工高出11.8個百分點及9.8個百分點,顯示女性理財交由專業經理人理財之比率較高。

  對於教育程度別是否會造成不同投資習慣,勞委會則表示,碩士以上勞工理財方式分別為「投資基金」62.1%、「定期存款」60.8%,「買保險」55.9%,「投資股票債券」54.3%,「購屋置產」20.8%,「標會」僅占4.1%。

  而專科及大學畢業之勞工以「買保險」居首位,次為「定期存款」及「投資基金」;高中職以「定期存款」及「買保險」居最多;國中及以下以「定期存款」、「買保險」居最多,「標會」的比率亦較高。

  勞委會認為,各教育程度別各有半數以上採定期存款理財,而投資股票以學歷愈高者採取之比率愈高,投資基金之情況亦同,而買保險以專科及大學程度者較有偏好,互助會以國中及以下者最高。

  至於按年齡層觀察,勞委會表示,青少年(15-24歲)理財方式以「存款」占69.0%最多,次為「買保險」占45.9%,「投資基金」占39.1%,「投資股票債券」占16.4%,「購屋置產」及「標會」僅占4.3%及5.9%,由於青少年初入職場,收入有限,暫時以「定期存款」居多數。

  而壯年(25-44歲)收入已較穩定,其理財方式以「買保險」高達六成,「定期存款」占56.8%,「投資基金」占47.0%,「投資股票債券」占32.7%,購屋置產占16.1%,互助會占9.7%。

  中高齡(45-64歲)投資基金的比率低於青少年及壯年,惟購屋置產及互助會之比率高於青少年及壯年,顯示中高齡勞工採傳統理財方式之比率較高。

  勞委會按職業別觀察後發現,各職類勞工理財方式排序前三項均為「買保險」、「定期存款」、「投資基金」,但「買保險」以「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所採之比率占64.4%最高,事務及銷售服務人員占59.9%次之,專業及技術人員為57.9%;而「定期存款」及「投資基金」方式亦以企業主管及經理人員所採比率較高,分別為58.4%及48.1%。

  此外,技術工及體力工採用之理財方式前三項依序為「定期存款」占54.7%、「買保險」占42.7%及「投資基金」占16.2%,其中採用「投資基金」理財方式之比率較其他職類顯著為低。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