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多麼愛台灣,似乎都不能再忽視大陸經濟迅速崛起的事實,這個新興的經濟體到底有多麼強大的實力,從資產管理業最能看得出來,進入亞洲市場超過三十年的英商寶源投資,宣佈正式正名為「施羅德投資」,這個名稱是寶源在大陸使用的名稱,集團高層幾經考慮,決定把香港和台灣的名字都改成「施羅德」,以便於兩岸三地的業務推展。(張佳琪報導)

 

  英商寶源投資旗下的基金,一直以來在銀行通路都賣得不錯,但,集團內部卻決定改名,在台灣市場二十年來好不容易辛苦建立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等於全部放棄,一切重來。而且不只在台灣正名,香港的寶源分公司也一併正名,統統改成「施羅德投資」。

 

  寶源大動作改名字,當然有其道理。「施羅德投資」正是寶源2004年進入大陸市場時,所使用的中文名字,進入大陸市場發展不過四年,由於大陸基金市場驚人的成長,「施羅德投資」在當地的資產管理規模爆增,目前已經有八十億美元資產規模,員工數更超過一百人,業務擴展情況是全亞洲最好的。

 

  也正因為如此,考量大中華市場必須有統一的品牌時,寶源集團高層決定全都使用大陸市場廣為熟知的名字。施羅德投顧總裁巫慧燕表示,名字統一之後,對未來在兩岸三地的業務擴展將有幫助,巫慧燕說:「如果統一的名字做溝通交流,我想,對一個品牌的印象上,是有加分效果的」。

 

  放棄延用二、三十年的品牌難道不可惜嗎?看看施羅德在大陸的基金規模,每檔基金少則60億人民幣,多則400億人民幣,而且總資產管理規模還持續增加當中,就能明白,為什麼甘願放棄深耕二、三十年的品牌,從頭來了。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