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原油庫存於上周出現9周來首度增加,油價走跌,能源相關個股回檔,上周五紐約2月原油期貨價格收在每桶90.57美元,大華投信指出,次級房貸問題對景氣的衝擊恐將影響至第2季,不利消費需求,並將引導油價進一步回跌,但新興市場景氣維持高度成長,對能源的大量需求及原油供需吃緊是長期趨勢,預期未來若油價下跌帶動能源相關類股回檔,反而可尋找買點介入。

  觀察美國景氣與油價漲跌有正相關傾向,大華投信指出,自20006月以來,美國發生12GDP季成長下滑,在這12個季節中,北海布蘭特原油價格於當季或下季回跌的次數便高達8次,計10個季節,其中,2000年、2001年、2006年的第3GDP負成長,均引發連續兩季的油價下跌,顯示當美國經濟走弱時,原油價格在當季或下一季下跌的機率高。

  大華全球平衡組合基金經理人曾志峰表示,景氣不佳將減緩消費需求,牽動油價回軟。目前美國景氣走緩,寒冬又將逐漸過去,冬季用油吃緊狀況逐漸緩解,而汽車用油旺季要到5-6月間才會出現,因此油價在第1季有回檔壓力。

  美國次級房貸所引發的問題持續擴大,去年12月美國零售銷售出現負成長、領先指標持續下滑,大華投信追蹤各國領先指標的變化顯示,全球主要經濟區域體中,除了中國大陸、俄國、巴西外,其他如OECD、歐、亞各國經濟成長預期均將持續轉緩。隨著次級房貸問題恐將陸續引發企業貸款、債市信用危機浮現,摩根史坦利、高盛集團等研究機構預測美國今年上半年GDP可能出現負成長,下半年逐步復甦。

  由於亞洲開發中國家維持高度經濟成長,使得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較去年將僅是小幅減緩。根據全球透視公司的最新報告預測,2007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達3.8%2008年仍有3.4%的成長,因此對能源、油料的需求仍然龐大。

  大華投信表示,工業化及都市化是促成原物料、能源需求成長的主要動能,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巴西等將陸續進入大量消耗能源的階段。回顧1973-2003年間,全球對石油的需求每年成長1.1%,預期2002-2010年間,每年成長率將提高到2%。然而油田減產與枯竭問題持續發生,石油剩餘產能已不存在,再加上產油國家發生罷工、政變、天候變化等事件屢見不鮮,使得能源產業長多行情不變,油價回檔可適當佈局能源產業。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