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國財報周開跑,全球股市又進入多空雜陳的震盪期。由於多家外資機構預測,今年全球股市將呈U型走勢,受美影響較深的亞歐股至少震盪到第三季,但因基本面都不錯,可望在第三季利空出盡後,開始回溫。

  保誠亞洲投資總監翁兆奇(Robert Rountree)指出,二○○八年最為看好亞股及歐股。目前亞股雖然不算便宜,但仍處於成長階段,未來在第三季美國經濟走勢更為明朗後,可望表現亮麗。

  翁兆奇表示,IMF預估,新興亞洲有許多國家都會受到美國經濟趨緩拖累,以台灣來說,如果美國經濟衰退一%,台灣季度的經濟成長率也將下降○.七%,韓國也是,因此預計今年第一季、第二季亞洲國家經濟成長率表現不會太好,最快到第三季才會復甦。

  至於從去年開始一蹶不振的歐股,翁兆奇認為今年下半年也有重振雄風的機會。第一,目前歐洲國家的主要貿易夥伴已轉向新興市場國家,以二○○七年來說,新興歐洲國家來自成熟歐洲的進口占有八十二%、非洲及中東有七六%、而亞洲的中、印二國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歐洲。中、印經濟成長強勁不用說了,就以非洲去年經濟成長率六%來看,未來歐洲成長動能仍在。

  再者,翁兆奇指出,受到次級房貸風暴影響,歐股股價已跌深,目前本益比十三倍更來到歷史新低,所以在物美價廉的情況下,歐股會是長線投資的好標的。

  摩根富林明新絲路基金經理人吳淑婷表示,亞股的確是新興市場中最為看好的,未來預估將占基金比重的六成。她最為看好的是印尼、印度及馬來西亞。她指出,今年以來,印尼和馬來西亞表現持續強勢,漲幅各超過二%和四%,為中國和印度之外,最耀眼的東協之星。

  吳淑婷指出,印尼不只產原物料,本身也有龐大的內需市場。目前印尼人口超過二.三億人,為全球第四大、亞洲第三大,然而,印尼卻只有一半的家庭擁有彩色電視機、九%的印尼人有手機,四%的家庭有室內電話,更是只有一%的人有電腦,隨著利率下降及家戶所得提高,印尼自身內需就是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投資人面對美國經濟走緩之虞,不妨考慮從區域型基金如東協或新絲路等基金布局,暫時遠離核心風暴區。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