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林殿唯/綜合報導

 

  在中國興建輸油管之前,必須依靠傳統的油輪進口原油,海運的成本不但高,而且大部分都來自中東,必須經過危險的麻六甲海峽。由於單一的運送方式與路線,對高度依賴原油進口的中國來說,風險實在太大,所以中國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就積極對外交涉,希望能用油管輸送的方式來分散風險。

 

  中緬簽訂油氣管道工程協議,是中國第三條對外原油輸送管道,加上之前與哈薩克、俄羅斯合作興建的油管,與傳統的油輪運送,即將實現東北、西北、西南、海上等四大輸油路線的國防經濟戰略。

 

  中國早在1994年就開始與蘇聯老大哥商討東北輸油管興建工程,但因原油具有高度戰略價值,雙方花費了14年都無法達成協議。直到去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俄羅斯在債務纏身的情況下,只好接受中國「用貸款換石油」的提議,合作興建俄羅斯到大慶的輸油管道。

 

  在中國西北邊境,中國看上經濟實力低弱但石油蘊藏量豐富的哈薩克。雙方協議過程相當順利,現在每年為中國運送1,5002,600萬噸的原油。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