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徐晨縈/台北報導

 

  不少國內投資人以為,指數型基金就是ETFExchange Traded Fund),兩者投資邏輯是相同的,均是被動式管理,但細分兩者還是有差異,前者是以追蹤大盤指數為主,後者則可能投資大盤成分股,追蹤大盤成分股指數,可稱指數股票型基金。

 

  此外,指數型基金的購買方式如同一般共同基金,銀行、投信、券商等銷售通路皆可,因採被動式管理,周轉率低,因此基金交易成本下降,總費用僅股票型基金的一半。但ETF則必須在集中交易市場買賣,僅有買賣股票的交易成本及部分管理費。

 

  其實,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問世時間比ETF更早,在美國的資產規模也超越ETF。全球第一檔指數基金在1971年出現,由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Bank)銷售予機構投資法人,銷售對象僅限於大型退休基金之類的特定族群。

 

  當時指數型基金問世後,市場相當好奇,美國知名經濟學者Burton Malkiel1973年出版「漫步華爾街(A Random Walk Down WallStreet)」,提出多數共同基金無法打敗市場指數的論點,引發當時市場震撼。

 

  但時間證明這項論點的可靠性,因為在1975年,JohnC.Bogle創立首檔針對一般投資人的指數型基金-先鋒500Vanguard 500 Index Fund),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當年度的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37%,超越85%的股票基金,從1994年到1996年的3年時間,標準普爾500指數績效打敗91%的股票基金,目前先鋒500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指數型基金。

 

  隨著時間的變化,指數基金衍生出當前熱門的ETF商品。寶來投信指數投資處副總黃昭棠表示,全球最早發展出ETF雛形的是加拿大,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在1989年推出所謂多倫多指數參與單位,但可惜沒有完善的產品設計與環境架構,由於過去指數基金必須逐一對指數成分股下單,一旦基金規模不大或經理人無法掌握成交標的與金額,指數與指數基金的追蹤誤差將擴大。直到1993年的金融程式交易成熟後,時任美國證交所產品發展執行長Nathan Most結合指數化投資和資產證券化,將標準普爾500指數予以證券化,創造全球首檔ETF,也就是SPDRStandardPoor's Depositary Receipts),發音跟「蜘蛛(Spider)」一樣,因此市場以蜘蛛暱稱這檔ETF,大受投資人歡迎。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