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陳雪蓮/台北報導

 

  近期國際股市在油價、通膨、美元及美國經濟情勢等影響之下,震盪幅度加大,投資人不論在心情或是報酬率上都宛如坐雲霄飛車,起伏不定,而在許多基金遽漲遽跌之際,跨國投資平衡型基金績效相對穩健,近3個月17檔的平均績效為負0.86%,其中表現最佳的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績效達9.6%,顯示在市場動盪的時代,投資平衡型基金確有趨吉避凶之效。

 

  根據Lipper統計,近3個月跨國投資平衡型基金績效表現最好的前3名,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兆豐國際亞太通、復華亞太平衡等3檔基金報酬率都有3%以上,且其中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更達9.6%。

 

  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在市場動盪的時候,投資布局以均衡股債配置較為穩健,而在產業布局上則聚焦在最有潛力的產業族群,如油氣、煤礦、農產等,尤其是煤礦類股,更是受惠於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成長對於電力的需求,及油價持續震盪走高的帶動,讓全球前2大煤礦出口國印尼、澳洲成為最大受惠者。

 

  陳沅易指出,國際股市從3月中下旬的低點反彈至616為止,MSCI全球指數上漲約6.6%,MSCI亞太指數上漲約7.5%,但全球煤礦類股ETF上漲幅度則將近65%,表現相當強勢,聚焦在這些引發通膨的產業,如能源、原物料中的煤炭類股,對基金績效表現助益良多。

 

  復華亞太平衡基金經理人皮海婷則表示,上一次亞洲金融風暴時,受創較重的是東南亞和韓國,未來這些地區評價下調的機率也較大,因此布局上是降低東南亞地區的比重,加碼受惠CPI上升的日本地區。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