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在高油價、高通膨的擔憂下,自5月下旬開始回檔至今,拖累股市下跌的因素已從流動性問題,轉為市場對於高通膨的擔憂,統計全球主要股市自5/19回跌以來,中國、台灣、印度及香港等股市,為近一個月跌幅最大的市場,相較之下,通膨壓力較低的日本、美國等,股市跌幅較小,日股甚至逆勢上揚0.72%;復華全球平衡基金經理人詹硯彰表示,隨著油價走升,物價上揚的壓力已從食物及能源擴散至其他品項,因此,通膨危機將是全球市場最新面臨的挑戰,預期低通膨的日本及極力控制通膨的美國,短期內將成市場資金避風港,在投資佈局上,建議以全球平衡型基金為主,避開高通膨的新興市場。

 

  上個月全球股市以日股表現一支獨秀,顯示市場資金已朝向低通膨的市場湧入避險,而東南亞國家包括印尼、台灣、印度及馬來西亞等,皆先後對油價補貼的政策解凍,正式掀開亞洲的通膨壓力鍋,從中國、印度,持續往泰國、馬來西亞及南韓等國家蔓延;詹硯彰指出,由於食物類價格佔新興市場CPI比重相對較高,如中國、香港的食物類佔CPI比重皆逾3成,菲律賓、泰國等更達4成以上,因此,新興市場所面臨的通膨問題將遠超乎已開發國家來得嚴峻。

 

  根據Lipper統計,全球股市5/20回檔以來,至616日為止,國內投信發行的海外股票型基金以全球股票型表現最為抗跌,期間跌幅僅1.76%,其次為美國股票型基金下跌3.11%,相反地,通膨疑慮較高的亞洲及新興市場,跌幅最大,亞洲區域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自5月下旬以來分別下跌達9.81%8.23%

 

  此外,投資人對於通膨的緊張情緒升高,使得市場對Fed的升息預期也快速加溫,目前Fed Fund Rate顯示6月升息的機率為20%8月升息的機率則拉高至50%,而認為9月會升息的機率更達100%,受到通膨影響,全球利率政策將逐漸趨緊,對債市表現也將有所壓抑,詹硯彰指出,由於短期內全球股市仍無法擺脫景氣、通膨等疑慮的干擾,因此在投資布局上,建議仍以中性為主,包括股債均衡配置的全球型、區域型的平衡型基金將是現階段逢低介入的較佳方式。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