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爭)文/台北報導

 

  什麼都漲、就只有薪水不漲,全民抗通膨時代已經來臨,國內四大財管銀行表示,只要投資策略做的好,瞄準抗通膨類基金、連動債、房地產,左手消費、右手抗通膨賺錢。

 

  台新銀、荷蘭銀、匯豐銀、永豐銀行等共同表示,最能抗通膨的基金,就是亞洲Reits基金、黃金基金、能源、農產品類基金等,把手上資產適度配置在這些部位,抗通膨,一點都不困難。

 

  荷蘭銀行財富管理部門說,隨著農業通膨時代來臨,農產品價格持續飆漲,帶動農金投資行情發燒,儼然成為今年最熱門的投資標的。

 

  再加上新興國家崛起,大興土木,農地被轉移為其他商業用途,全球個人所得增加,全球氣候變遷、替代性能源興起,人口快速擴張、糧食需求有增無減等議題,導致對肉類需求走強,加上乙烯

等生質燃料需求成長,農產品供給出現了結構性缺口,也因此產生供不應求的狀況。

 

  聯合國預估至二○五○年,全球每年新增高達八千萬人次的糧食需求,相當於要增加二百三十六個台灣大小的耕地面積,才能餵飽全球每年的新增人口。此外國際商品大師吉姆羅傑斯曾預測,農

產品應是繼能源之後,最看好的商品市場,且漲勢將可持續十年以上。

 

  荷銀也建議,農產品、黃金、能源類基金,應該是抗通膨資產理得必備組合,約佔總投資資產的三○%。

 

  永豐銀行也說,全球原物料短缺現象持續,輔以美元弱勢,造成原物料成本報價上揚,直接參與原物料及貴金屬最具保值效果,但這些商品價格波動劇烈,以定期定額、定期不定額或分批參與的

方式介入,最能保護自己資產不受傷。

 

  匯豐銀行指出,抗通膨投資標的以其產業特性觀察,主要為高股息股票、REITs、通膨掛勾債券,以及原物料相關產業,如黃金,能源等。

 

  但投資人也不應當把雞蛋擺在同一個籃子裡,原物料相關題材之基金投資比例不應過高,以控制投資組合之波動風險。

 

  除基金外抗通膨型連動債,連結能源、黃金、農產品等,投資策略以保本方式參與,或選擇能有較高配息之產品,以尋求實質利得增加;房地產是傳統抗通膨工具,但考慮流動性相對較低,投資

比重不宜過高。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