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隨著各國央行大降息、各國CPI直落,「抗通縮」的呼聲開始取代了抗通膨。不過,到底通縮的環境下,該如何求生存、做好資產配置呢?綜合12家法人看法,抗通縮的利器包括:現金、債券基金、類貨幣基金、黃金與資源,另外,還有少數法人建議可投資高股息股、民生消費、基礎建設股票基金抵禦股市寒冬。

 

  匯豐中華投信表示,為了避免通縮,各央行大降息對於債市本身就是一大利多,因此公債與投資等級公司債會是布局的首選,而如果是債市入門的投資人,則可用全球債券組合基金來搶搭債市行情。

 

  日盛投信債券管理部資深協理陳勇徵則表示,抗通縮一定要把固定收益型商品列入投資選項,且應避開高風險高報酬的標的。除了債券基金外,類貨幣市場基金也是近期當紅選擇,其特色為低風險、高流動性,利於資金調度。這類基金不重報酬績效,而是以收取利息收入為主的類貨幣市場基金,是經濟衰退時資金避險的好去處。

 

  除了債券與類貨幣基金之外,股票基金、黃金也不是完全不能碰。

 

  ING投顧就認為,高股息基金則可以獲取企業配發的股利,吸引力亦高於充滿不確定的股票資本利得。而大華銀投顧則指出,黃金則還是有一定的避險買盤。

 

  保德信債券基金經理人許哲崑則指出,當經濟邁入衰退時,政府將釋出更多有利的財政政策來刺激總體需求,如擴大內需、增加公共支出,因此能受惠於政府財政擴張的相關產業型基金,或是消費需求彈性低的公用事業、醫療生化產業及必需性消費型基金,都是在資產組合中衛星部位可考慮的標的。

 

  群益投信與保誠投信則認為,具備高股息題材的股票,例如電信,通訊,公用事業,民生消費或基礎建設等,這些股票擁有高配息的優勢,可以在極低利率的環境下勝出。

 

  德盛安聯投信執行副總經理段嘉薇強調,通縮時代一定要保有工作,即使失業者,也要想辦法找到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以維持基本的收入。其次,盡可能減輕債務。由於通縮時代,短則1年,長則可能會到23年,需要開源節流,除了要減少不必要的開銷之外,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減輕債務,降低利息的支出。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