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儘管市場上的恐慌性賣壓已經稍為減輕,但昨日全球股市的表現,依然透露出對未來企業獲利下滑的隱憂。有法人表示,實體經濟已經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短期內針對原物料基金或消費型基金,空手的人最好還是先別碰。

 

  本周已經正式進入美國的超級財報周,但市場對財報的結果可是一點都不期待;像比爾蓋茲也公開指出美國會面臨大型的經濟衰退,失業率也會攀升至9%;另外,根據預期,英國的失業大軍,到年底時數字也會攀升至200萬人。

 

  失業率大增,反映的就是消費疲弱。像百事可樂最新公布的財報,表現就比市場預期的還要差;另外,精品市場的領導集團LV9月份的營收也只成長了1.5%;從精品產業觀察,若一家精品公司的營收只成長1.5%,就代表市場實在是「冷」到不行。

 

  保誠資產管理公司策略資產配置團隊投資長凱文.布萊克表示,既然這一波金融海嘯的起因,是金融產業槓桿過高與缺乏監督所致,那麼在未來,企業監管與去槓桿化的環境會相當程度壓抑企業的獲利。

 

  舉例來說,為了因應經濟衰退,美國人會減少開車並大量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在此情況下,即便原油消耗還有新興市場的支撐,但在成熟國家經濟衰退的情況下,能源與原物料類股,在短期內可能還有修正空間。

 

  另外,為了因應不景氣,成熟國家民眾也會刪減消費支出,所以消費型基金短期內最好也別碰。

 

  華南永昌全球精品基金經理人馬治雲表示,原物料與消費類股的表現,的確會與實體經濟的好壞有極大的關聯;既然不景氣才剛剛開始,那麼在投資上,經理人對必需消費類股的布局要多於循環性消費類股。

 

  總之,儘管根據歷史經驗,消費類股是景氣落底後反彈最強的族群,但在全球景氣與股市都尚未落底前,投資人最好還是穩建些;等待景氣好轉後再大量布局。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