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就在外資券商紛紛警告,認為通膨對東協國家的打擊將大過東北亞時,市場上對亞洲的投資氣氛,也出現轉變。基金業者指出,由於通膨情況一時不易化解,所以早在外資券商發部報告前,就已減少東南亞的持股比率,轉向亞洲四小龍或日本。

 

  根據券商高盛預估,在經濟情勢惡化與內部政治不穩定的影響下,市場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必須謹慎因應。在越南之後,印尼、泰國與菲律賓,都有著同樣的隱憂;而馬來西亞雖然是原物料出口國,但近期卻也面臨50年來首見的政治重組。所以整體而言,在整個東南亞國家中,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狀況上,只有新加坡還堪稱穩定者。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現階段東協地區的股票風險的確偏高,儘管通膨讓所有新興國家都付出代價,但東協基於經常帳出現赤字與外匯存底偏低,在處理通膨議題上,就不如中、日、印、甚至亞洲四小龍要來得游刃有餘。

 

  楊國昌指出,越南、泰國與菲律賓,在CPI與利率上已出現嚴重落差;更重要的是,這三國由於經常帳盈餘不多,所以無法像新加坡一樣,可以依靠1750億美元的外匯與貨幣升值的手段,來壓抑國內的通膨。所以在基金持股上,儘管只是剛進場,但選股已偏重亞洲四小龍,而非東協。

 

  元大亞太成長基金經理人李湘傑指出,早在高盛發布報告前,該基金的投資重心就已往北偏移,而且光是在日本就布局近40%的比重;其他則是偏重亞洲四小龍。不過李湘傑補充,只要通膨水準回落,會馬上增加東協國家的持股標的,畢竟就成長性來看,東協國家還是比日本或亞洲四小龍要好。

 

  新光投信表示,旗下的亞洲精選基金在布局上雖是重南輕北,但標的是集中在澳洲、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通膨較低的國家;原則上,只要下半年通膨舒緩時,才把持股內容再做分散布局。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8902020 的頭像
    a8902020

    北極熊基金(吾乃烤杯熊是也!!)~~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