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在新興市場中,以東協各國為主的新興亞洲,在今年的漲幅算是新興市場中最少的。不僅如此,在高通膨的衝擊下,東協股市過去的輪漲結構,在今年上半年也遇到挑戰。不過基金業者認為,下半年通膨下滑的機率越來越高,東協股市復原的機率也跟著提高。

 

  以過去1年為例。摩根富林明JF東方內需機會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說,去年以來,東協各國輪漲態勢明顯,去年第一季由馬來西亞和(+13.74%)新加坡開攻(+8.3%);第二季轉往東北亞;第三季又回到東南亞的印尼(+10.28%)、泰國(+8.85%)、新加坡(+4.88%)和印度等地,到第四季之後,才因次貸的干擾出現全面下挫。

 

  另外,若以今年的表現來看,在東協股市中,今年第一季泰國跌幅最小(-4.79%);第二季則是輪到新加坡在金融股回溫下,再度帶領上攻(+6.16%,統計至530)、而泰國和馬來西亞也相對突出(+2%)。

 

  由此可見,東協各國基於題材不同,彼此上漲的時間也不一樣,因此股市輪漲的特性相當明顯。所以反映在東協基金上,國人也可以觀察到從年初以來到現在,東協基金的反彈,幅度並不如拉美或東歐市場那樣大。

 

  日盛亞洲星鑽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在進入雨季之後,東協各國的食品通膨可望大幅降溫,屆時股市反彈的機會也相當大;若情況卻時如此的話,跌深的越南與印度,投資機會就可以浮現。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