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陳美君/台北報導

 

  當銀行獲利空間越來愈壓縮時,會怎麼辦?當然是另外找新的獲利機會,連傳統業務也被翻出來「擠牙膏」營利。據悉,有民眾近期到銀行辦理支票存款時,從前算是義務性質的服務業務,現在也要收錢,5元、10元不等的手續費用,得先付才能受理。

 

  這情況不只發生在民營行庫,公股銀行也比照辦理,同樣訂定收費標準。據悉包括銀行公會、票交所等單位,都陸續接到民眾這類手續費「收很大」的抱怨電話。

 

  據記者了解,民營銀行這方面的作法比較彈性,會看客戶與銀行往來的緊密度、貢獻度,如果是常來常往的客戶,手續費就少收或不收,但公股行庫陸續出現收手續費的情況,比較一板一眼,多是統一規定價碼與標準。

 

  大致而言,現在傳統的存匯業務上,兌償支票已步入「有料時代」,要向客戶收取5-30元不等的手續費!更進一步來看,一般銀行兌償支票的收費標準是:同一區域每張5元,要是不同區域,必須掛號寄出,加上郵資,每張要收30元;但也有家大型民營行庫,軋一張支票,就要收取10元,足足是別人兩倍,若是兌償一張1000元支票,等於被銀行收取1%的手續費。

 

  銀行業者表示,主要是因為因為存放款利差縮小,加上如雙卡利率等獲利空間持續被壓縮,無法支撐銀行取得足夠利潤,銀行因此近期將注意力,轉向一些「蠅頭小利」上,原先免費提供的服務,開始走向「使用者付費」。

 

  財經官員則認為,銀行對客戶收取託收票據的手續費,沒有違法之虞,客戶也有選擇的自由,可考慮轉去其他沒有收取手續費的金融機構兌償,像郵局,就沒有收取託收票據費用。

 

  只不過,為了省下這5-10元,到郵局兌償支票,必須等候3-4個工作日,對於需錢孔急的民眾而言緩不濟急,寧可付出一些費用,早點兌換資金。

 

  國銀獲利縮水,開始對客戶「斤斤計較」起來,財經官員無奈表示,銀行也是身不由己,既是營利事業就要到處找錢賺,對客戶收取一些工本費,其實也無可厚非,只是台灣民眾以前享受免費的服務,實在太習慣了。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