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跌深是否就能代表反彈?其實未必。就在原物料基金今年來都修正至少40%的情況下,SP500指數中的能源與原物料指數,還是能在單日下跌超過10%。法人建議,目前景氣最差的情況還沒到來,因此股價雖已跌深,但對原物料與能源相關的基金,還是持續觀望即可。

 

  儘管這一波的金融海嘯,震央是金融產業,但是反映在SP500的產業指數中,世界能源與世界原物料兩大指數的跌幅,卻有「後來居上」的態勢。

 

  根據統計,像世界能源指數在15日單天就下跌12.51%,世界原物料指數也能下跌10.43%。

 

  更特別的是,跟全球金融指數今年以來45.29%的跌幅相比,這兩個指數的跌幅已經明顯超過。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由於油價受歐、美景氣趨緩下滑速度較快,並帶動了整體原物料報價的回檔,但事實上,市場的報價反應也已與總體經濟基本面脫鉤,因此現階段並不建議投資人殺低賣出。

 

  但是,就算不殺低,也不代表這個產業已經來到了低點。群益證券資產管理部協理鄭武隆指出,市場的走勢已完全脫離基本面,像這一次原物料指數的大跌,就因為中國放話「只要國際鐵礦砂不降價就不買」,市場才會出現這種過度反應的現象。

 

  換言之,除非有實際需求開出,否則任何一個負面消息,都足以讓股市再跌深。不願具名的法人認為,情況若要改善,就要看各國央行的降息速度而定,只要降息提前,美國消費者就會減輕貸款壓力,進而擴大消費;在此情況下,原物料的實際需求才會有支撐。

 

  保誠資產管理公司策略資產配置團隊投資長凱文.布萊克也表示,在美、歐消費力大減的情況下,民眾一定會少開私家車,改搭大眾運輸工具;如此一來,全球對石油的需求一定還會在下滑;因此現階段對原物料或能源類基金,投資還是要謹慎。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