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這一次的金融風暴,真的讓全球金融的板塊發生了變化!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海灣國家的幾個主要城市進步最快。法人指出,從這個角度觀察,中東的潛力就在內需,因此中東基金最好也要長線投資。
根據最新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可得知,儘管倫敦與紐約還是分占全球金融中心第一名與第二名的位置,但與第三名的新加坡與第四名的香港比較,差距已經大幅拉近。
有趣的是,該報告還特別點名杜拜、卡達與巴林等幾個海灣國家的城市,在未來有可能成為區域金融中心。
法人指出,成為金融中心的先決條件,就是內需市場要夠大。ING投信就表示,近期金融市場的動盪,對中東的銀行股並無太大影響,因為這些銀行的營運都相當保守,仍專注在中東、北非的商業銀行業務,或是穩健成長的伊斯蘭金融業務。
華南永昌投信表示,中東內需產業的經濟貢獻度,早已淩駕於石油及天然氣之上,其中又以銀行業最受矚目。根據Citigroup統計,2007年海灣國家中掛牌的57家銀行,總市值為3,650億美元,約占海灣國家平均市值得32%並占海灣國家名目GDP的47%。
華南永昌投信補充,伊斯蘭國家強勁的經濟成長,將使企業借款與投資意願提升,再加上強勁的經濟也將吸引外國投資者進入,這也有利提升銀行的獲利狀況。
保德信投信中東歐非基金經理人陳舜津指出,中東在杜拜成功轉型為觀光與金融中心後,鄰近國家紛紛起而效尤,包括卡達、巴林甚至是沙烏地阿拉伯等,都在全力發展金融等內需型產業。
ING投信表示,許多中東國家的股票本益比都已下降至5到6倍,而當地的人口與經濟規模也不斷持續成長;所以法人一致認為,儘管目前全球股市氣氛不佳,但既然中東的題材在內需,那也唯有長線投資,以後才能真正賺到錢!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