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陳碧芬/專題報導

 

  後次貸的全球金融市場,從美國共同基金生態開始出現改變,包括基金規模瘦身、基金類別的消長,甚至基金法規修改等,此影響將在半年後向全球市場擴大,國內相關業者或許還有及時調整腳步,以免簫條大浪來時,不幸滅頂。

 

  贖回潮稍歇基金規模穩住根據美國投資法人機構ICI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統計,今年截至4月止,各類共同基金總規模約12680億美元,相近於去年底的12390億美元,這還是自3月底的117320億美元近期新低的回升現象,且贖回量也開始微減,算是美國基金市場初步從去年下半年的瘋狂贖回潮中,慢慢穩住了。

 

  ICI為全美性質的業界協會,成員包括共同基金公司、封閉基金、權證基金ETFs、個別法人信託公司等,綜合總管理資金超過12.33兆美元,服務的股東人數達9千萬名。

 

  該機構連續統計自1995年以來的每年共同基金發展數據,正常情況下,每年增加1兆美元的餘額,唯有20002001年美國發生網路泡沫和九一一事件,重挫美國經濟表現,共同基金規模先是連著兩年持平在6.9兆美元,到2002年還進一步萎縮到6.3兆元,2003年經濟回溫時才又回到正常的發展軌跡,出現約7.4兆美元規模。

 

  避開高風險簡單就是安全次貸大爆發於20078月間,影響到共同基金的增減並沒有太快,美林全球財富2008報告分析,應該是投資人強烈感受到衍生性商品的高風險,在去年Q4時寧可多選擇「熟悉」的投資工具,為理財投資配置在安全傘下,商品內容較為單純的共同基金,正是投資人風險趨避下的最佳選擇。此一現象,使得全美共同基金至去年底的總規模仍維持在適當的成長曲線上。

 

  可是,今年初以來美國的經濟疲軟,讓共同基金的募資或投資,都起了根本變化,美林全球財富報告指出,投資圈如今大幅減弱對北美地區的興趣。

 

  資金轉向美國不再是首選從台灣央行統計「本國銀行跨國債權餘額」的地區與國家排名,也可以看到,美國雖然仍居首位,但餘額已首見萎縮,從去年底483餘億美元減到今年3481餘億美元,排名第三、四名的英國和香港,同期間無論是跨國債權餘額或最終風險餘額,卻都雙雙呈現走升。

 

  ICI亦指出,若把美國各類長期基金的流入和流出拆開來看,其實淨流入還是比較多,這當然包括美國自家投資人的內部資金,但是股市基金的情況就不太妙,三、四月的流出和贖回量實在龐大,從去年底的825億元正餘額到目前負315億美元,主要是投資人的損失也算了進來。

 

  雖然美元相對疲軟,美國貨幣市場基金單月流入566億美元、流出約478億美元,應該就是看壞美元走勢的實證之一。據此美國散戶資金的當今配置情況,美國共同基金市場在今年的唯一可能激勵美國人的好消息,應該就剩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了,這也將是全球共同市場看這位老大哥的最後希望了。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8902020 的頭像
    a8902020

    北極熊基金(吾乃烤杯熊是也!!)~~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