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林志昊/台北報導
對全球股市而言,在第一季受到次貸衝擊,第二季又遭受通膨干擾下,到目前為止,股票型基金幾乎都是一片綠油油。根據統計,若把國內所有股票型基金今年以來的績效做比較,發現就檔數而言,賺錢的基金還不到所有基金的1成。
換言之,只要是在今年初才進場的投資人,有9成都是賠錢。
隨著時序即將進入Q3,在今年以來所有的基金中,就平均績效而言,有賺錢的分別是澳洲貨幣型基金的3.71%、天然資源基金的3.69%、亞太REITs基金的1.99%,以及拉美基金的0.82%。
還有一種比較特別的,就是歐元貨幣基金與瑞士法郎貨幣基金。換句話說,若在今年以來投資外匯,如果選對了幣別,賺得搞不好比股票還多。
至於在剩下的賠錢基金中,若以今年以來的績效觀察,最慘的當屬菲律賓基金的-38.87%、印度的-37.62%、香港的-23.42%,以及馬來西亞的-22.26%。
若以地區來看,跌深的地區,清一色都集中在東協與印度。
反之,同樣都位於亞洲,台股基金的平均績效卻為-9.17%,若是中小股票型基金,績效也縮小到-7.31%,表現相對抗跌;儘管台股投資人最近心情實在有夠鬱卒,但跟亞洲其他股市相比,台灣算是抗跌第一名。
若把上述幾種賺錢的基金類別分別加總,可發現今年以來賺錢的基金,占總基金檔數還不到1成。換言之,超過9成的國人,今年在基金投資上反到是賠錢。
當然,若是在今年三月中下旬才進場的投資人,氣氛就不會如此悲觀了;畢竟若以近三個月的平均績效來看,有賺錢的基金,就遠比今年以來有賺錢的基金要多得多,像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等原物料出口國的基金,平均績效都超過10%。
基金業者指出,隨著原物料的漲多修正,以及通膨短期內難已回落,下半年的基金投資,就地區而言,還是以原物料出口國優先,GDP大於CPI的國家居次;另外就產業而言,還是以原物料與科技型基金為主。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