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

 

  2009年流年不順,全球將面臨第二波金融海嘯是危言聳聽?還是新預言?

 

  根據越來越多法人機構報告出爐,東歐金融體系不樂觀,是下一波金融風暴危機的引爆點,主因東歐國家外債比重高、貨幣不斷貶值、經常帳惡化速度,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情況更為危險,問題之嚴重性不容忽視。

 

  新加坡大華銀投顧認為,不排除會有第二次金融風暴發生的可能性。三大觀察點:國家金融體系出現問題、流動性、外債負擔比重高,匯市出現重貶。

 

  根據外資報告顯示,截至20089月,歐洲銀行對新興國家放款占GDP的比重為美國及日本的五倍,其中以東歐國家比重最高,以奧利地為例,其貸款給東歐國家占GDP比重高達80%,其次是瑞典的23%,義大利10%,瑞士則有14%,相較於美國0%和日本的1%,可以說明若東歐國家無法解除金融風暴危機,將拖累整個歐洲金融體系,掀起新一輪的金融海嘯。

 

  施羅德投信分析,出口衰退導致東歐國家經常帳赤字惡化,銀行呆帳上升,加上過去流入東歐國家資金多為短期資金,股市仰賴外資程度高,在貨幣貶值、經濟衰退情況下,外資撤離東歐速度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更快,從20074月至200811月,MSCI新興歐洲指數下跌73%,比起亞洲金融風暴,東歐當前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

 

  今年來,截至220日,以俄羅斯為主的新興歐洲國家股市表現均不佳。俄羅斯RTS美元指數下跌13.08%、波蘭華沙WIG指數跌21.44%、捷克布拉格指數跌23.44%、烏克蘭PFTS指數跌25.03%。

 

  此外,貨幣貶值幅度更令東歐國家雪上加霜。新加坡大華銀投顧指出,今年來波蘭幣、匈牙利幣、俄羅斯盧布、捷克克朗兌美元分別貶值21.56%、20.94%、18.23%、16%。

 

  施羅德投信分析,貨幣貶值讓東歐國家外債不斷攀升,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國家外債占GDP比重超過100%,烏克蘭也超過五成,東歐國家償債能力是目前普遍較令人擔憂的,未來幾個月是重要關鍵期,並多觀察歐盟對東歐國家資金援助情況。

 

  新加坡大華銀投顧表示,新興歐洲經濟體的金融體系與國家財政體質都相當脆弱,受到全球金融風暴衝擊以及全球原物料價格大跌拖累,造成股匯市雙雙走跌的局面,加速外資撤離的速度,建議投資人避開該區域投資。

 

  根據國際財務學會的數據,2008年時流入新興歐洲經濟體的資金為2540億美元,預計2009年流入新興歐洲的資金量可能遽減至300億美元,呈現規模前所未有的震盪。

 

  KBC新興歐洲債券基金經理人Steven Gardyn強調,東歐危機主要集中在烏克蘭及波羅的海三小國,加上歐元區銀行被調降評等,市值較大的金融機構,發覺近期3個月CDS(信用違約交割)的確在上升,不過目前尚未嚴重到失控的程度,建議短期內13個月的狀況,應仍是保守看待。(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徐晨縈/台北報導)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