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周惠慈/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決策會議成為國際資金動能的指標,25日會議結果維持2%利率,符合市場預期,但也點出對通貨膨脹風險惡化的擔憂。業者表示,當前的投資應該要借鏡歷史,原物料和新興市場最受惠。

 

  從去年9月以來,Fed已經連續7次降息,甚至央行亦挹入大量資金挽救銀行體系,減緩信用市場壓力。不過此次維持利率不變,檢視會後聲明可以發現,聯準會認為美國經濟走弱風險下降、維持通膨未來可能走緩預期,仍保留利率調整空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目前工業國家景氣偏弱,次貸危機尚未消化完畢,油價又臨界高檔,短線上仍需慎防亞洲國家面臨通膨與內需緊縮的壓力,尤其全球央行利率政策轉為緊俏之下,近期股債匯市的波動程度將較今年三、四月份來的大。

 

  觀察從2001年至2007年,聯準會共有四波降息動作,動作最大為2001年共降息10次,當時處在網路泡沫化的經濟危機,聯邦資金利率從6.5%降至2%;其次則為去年9月開始的連續7次降息。

 

  統計四段降息期間內,比較20012002年的MSCI世界指數,各下跌17%及21%,反觀MSCI東歐指數卻上漲近10%及14%的漲幅。2003年時,MSCI世界指數30%的漲幅也遠不如MSCI全球新興市場、東歐、拉丁美洲及歐非中東市場逾五成的漲幅。

 

  摩根富林明投信副總經理邱亮士認為,從以上的數據顯示景氣回溫後,新興市場的漲升空間遠較成熟市場大。

 

  面臨目前高油價、高通膨,邱亮士建議,投資可採取兩手策略,首先佈局能源、原物料題材,其中又以歐非中東或拉丁美洲基金最看好。

 

  另外則是分批佈局此波受創最重的亞洲市場,畢竟亞洲是最大資源使用地區,若下半年通膨出現緩和,亞洲的反彈力道將高於其他新興區域。

 

  保誠投信亦認為,亞洲屬於高成長地區,不過目前都以升息來抑制物價,短期會讓股市流通的資金減少,企業負擔變重,不過當股價調節、本益比降低後,基本面強、體質佳的亞股又會是一條活龍,且目前全球各國亦對油價過熱發出警訊,一旦有回檔,仍以新興亞洲的機會比較大。

 

  以上內容純供本部落格網友參考,讀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本身之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資料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部落格對資料內容錯誤、更新延誤不負任何責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890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